德馨青少年服务中心是昆山一家新生公益机构,也是沃土心芽项目实操的合作机构之一。第一次实操活动中,上海延泽派社工全程观察德馨的一次青少年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分享了评估意见与建议。随后德馨的负责人曾川老师提出:可否针对机构目前的一些困惑提供支持? 从实际需求出发是沃土心芽项目一贯的工作原则。德馨有需求,我们就要设法满足。曾老师提出的困惑包括:骨干人员缺少;志愿者如何招募或留住?机构要有哪些规章制度? 这些问题实际上都与机构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密切相关,也是新生公益机构的典型问题。2013年5月18日下午,曾经在上海的公益组织孵化器工作过的黎慧萍担任专业指导,与德馨的负责人及四名核心成员共同探讨了德馨目前的种种困惑。 黎慧萍首先请曾老师介绍了发起、注册德馨的缘由。曾老师的介绍中闪现出若干关键信息:最初是一批学心理咨询的同学想做点事情、服务社会,本来打算注册公司,后来获知公益机构有机会获得政府资金的支持来开展服务,因此注册为民非;本来想注册心理咨询机构,因为种种原因注册为“青少年服务中心”;现在没有项目,全职人员只有曾老师一个,机构的未来方向有些茫然。黎慧萍从“公司”VS“民办非企业”、“心理咨询”VS“青少年服务”两组关键词入手,展开了剖析。她指出,公司与民非的的核心差异在于民非不能分红,因为它的运作目标不是营利,机构的发展与壮大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机构的宗旨、目标,而不是为了向发起人回馈经济利益;但是,民非的从业人员与企业的从业人员一样,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获得合理的工资收入、必要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心理咨询是服务内容的一种,青少年是服务对象中的一个群体,本来想做心理咨询服务的一群同仁注册了一家青少年服务中心,那么这家机构以后是打算发展面向全人群的心理咨询服务呢,还是面向青少年发展各种服务?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需要由德馨的核心成员来共同探讨和选择。针对德馨的现状,黎慧萍给出的建议是:团结现有的人力,瞄准一个集中、具体的目标,倾尽全力先打造一个能体现德馨优势的品牌项目。目前对德馨来说最好的机会就是昆山的公益创投,核心成员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好好策划、设计一个项目,拿到一个项目之后再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一旦有了项目、有了资金,就需要有人做服务,在做服务的过程中,核心人员和志愿者都会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在机构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内容都非常明确的情况下,合适的人自然会留下来,不合适的人会逐渐退出。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需要刻意地去发展谁加入或者留住谁。至于规章制度,可以先找一个借鉴,然后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不需要、也不太可能从一开始就制定一套尽善尽美的规章制度。黎慧萍还特别强调了财务透明对凝聚团队的重要性,并提醒大家,必须避免会计和出纳由同一人担任的情况,否则机构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她反复强调:“永远不要考验人性。” 一番阐述澄清了德馨的核心成员心中的诸多疑问。有听众提出希望能提供书面资料、回去慢慢消化。这个要求在高度个性化的项目实操中有点难以达到,不过,我们尽力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