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镇“点亮希望,助你回归”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10月总结(9.21-10.20)2022-11-03 19:26:25
随着气温的渐渐下降,秋季最明显的变化是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秋天也是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康复驿站服务也丰富多彩,充满收获与感动。
![]()
一、本月主要工作
![]()
本月常态化稳定入站服务持续开展,同时我们链接了爱德基金会爸妈食堂免费助餐服务,为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提供免费午餐。免费午餐由入站就餐改为上门送餐服务,避免疫情期间的人群聚集。
本月我们克服艰难,开垦了楼下4平米荒地,改善土质,带领服务对象进行耕种,锻炼自身劳动技能,同时发掘一名服务对象家属作为志愿者,承担“菜园长”的职责。10月11日起,受疫情影响康复驿站暂停入站服务,但免费午餐计划和菜园打理持续推进,菜园日常管理由服务对象集体劳作改为服务对象分时段、分块打理。
让我们欣喜的是,楼下和服务对象开辟的荒地已经从最初的布满石子到满满的绿意。生命和希望不会因为疫情而停息。
二、服务详述
本月开展10次社交技能培训,共计59人次参与;开展5次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共计26人次参与;开展10次劳动技能培训,共计58人次参与;开展5次入站人员健康知识宣教,共计53人次参与;开展体能训练5次,共计38人次参与;开展1次心理疏导服务,1名服务对象参与;开展同伴支持小组1次,共计10人次参与。为辖区内精康患者提供1次常态化配药服务,共为辖区内15名服务对象解决用药需求问题,提供了12人次的服药技能指导。
1、服药技能指导
精神药物的治疗是预防精神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受精神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低,特别是出院后,在没有医务人员监管的情况下,患者对精神疾病的不正确认识及对药物的恐惧,致使他们常常自行停药,引起疾病反复发作,加重患者病情。通过代购药和服药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了解药物治疗相关知识,学会药物自我管理,养成遵医嘱独立服药习惯,提高服药自主性以及预防疾病复发,最终帮助患者逐渐自觉独立地服用药物,提升自身的服药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本月提供了12人次的服药技能指导,向社区卫生站医生了解他们所在辖区内45名服务对象的近期就诊情况、精神状态、服药情况等信息,当月居家服药技能指导累计服务80人次。
2、生活技能训练
鉴于需求评估中服务对象对工具的使用能力比较弱,日常生活技能不足,周庄镇康复驿站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展多样化的生活技能训练。生活技能涵盖服务对象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的开展内容主要依据当下的生活热点,我们向服务对象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帮助他们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此外,我们依旧关注服务对象的个人需求,从服务对象需求出发,想服务对象所想,根据服务对象的想法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月开展5次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共计26人次参与。
3、社交技能训练
服务对象在驿站内学习发起谈话、维持谈话、表达积极感受和消极感受的四种基本社交技能,改善服务对象的社交技能,帮助服务对象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提升社交技巧。社工在服务过程中重视给服务对象营造不同场景的沟通环境,促进服务对象获得不同的沟通体验,促进他们社交能力的提升。本月开展10次社交技能培训,共计59人次参与。
4、体能训练
服务对象学习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培养和引导服务对象养成日常锻炼的习惯,帮助服务对象体能恢复,帮助服务对象尽早缓解生理障碍,早日走出家门融入社区。本月开展体能训练5次,共计38人次参与。
5、劳动技能训练
服务对象在驿站学习打理菜地,清理杂草和石子,为菜园铺土、播种并负责日常铺土,让他们通过有计划的适当劳动逐渐恢复劳动技能,也在劳动过程中恢复自信,获得精神上的康复。本月开展10次劳动技能培训,共计58人次参与。
6、健康知识宣教
通过观看健康大讲堂、讲解精神健康知识以及上门讲解等形式让服务对象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养成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驿站内开展5次健康知识宣教,共计53人次参与,开展居家健康知识宣教31人次,累计健康知识宣教84人次。
7、同伴支持小组
10名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来到康复驿站开展互助活动,我们向他们讲解免费午餐计划,在参与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彼此接送回家。
分站点入站人员在社工的引导下结成同伴支持小组,在参加活动的时候互相帮助,交流服药情况、生活状况等。
三、社区支持服务
本月完成和2位社区卫生站医生的对接工作,向了解了他们所在辖区内45名服务对象的近期就诊情况、精神状态、服药情况等信息。完成62人次入户服务,居家健康知识宣教31人次,居家照顾技能指导62人次,建档评估补充完善37人,居家体能训练指导44人次,居家服药技能指导80人次。本月开展家属支持—链接爱德基金会免费助餐服务,为符合助餐条件的入站人员及其家属提供了免费午餐110份。完成社区融入活动--生日会1场,6名服务对象、8名家属,8位社区普通居民参与。完成家属支持--积分兑换活动32人次参与。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社区开展了社区宣导活动,精防医生、社区医生、精康社工、1名志愿者、4名服务对象、43位社区居民参与。本月开展1次民政、残联、精防医生、社区、精康社工五方联席会议,共计30人参与。
1、社区支持--家属支持—链接爱德基金会免费助餐服务
自10月10日起,昆山爱德链接爱德基金会免费助餐服务,为符合助餐条件的入站人员及其家属提供价值10.8元的免费午餐110份,累计服务人次110次,截止到10月20日,提供午餐价值1188元。
爸妈食堂”项目是由爱德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于2014年联合发起的社区公益助老项目,旨在以老人为核心、公益午餐为载体、社工专业化服务为纽带,为高龄、孤寡、独居、残疾、失能老人提供帮助,改善老人群体所面临的生活问题。
本项目自链接免费午餐以来,入站人员参与的积极性获得提升,也解决了他们入站的后顾之忧。
2、社区融入--家属支持--生日会
以生日会为契机,举办社区融入活动1场,6名服务对象、8名家属,8位社区普通居民参与。通过引导服务对象与社区居民的共融活动,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向普通人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增快他们回归的进程。
3、社区支持--家属支持--代配药
由于周庄到巴城精卫中心的距离约50公里,乘坐公交车往返要3小时以上车程,出行较为不便。再加上精防医生经常在隔离点,不方便参与配药工作。康复驿站受周庄民政、残联及精防医生、村、社区等各方委托,根据已经达成的购药机制,由村社区工作人员每月30日前完成下月购药清单,社工于每月1日进行药物采购,并带回各村社区,村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工上门共同完成药物发放。本月为辖区内15名服务对象解决了用药需求问题,帮助他们完成了代配药。
4、社区支持--家属支持--积分兑换
为激励服务对象持续稳定参加康复驿站活动,康复驿站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积分兑换制度,现阶段康复驿站内常态化地开设了积分兑换超市,根据服务对象的参与频次、参与积极性和活动中的表现,给与服务对象对应的积分,服务对象可凭借积分兑换相关物品或服务。本月积分兑换活动累计32人次参与。
5、社区支持--社区宣导
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社区开展了社区宣导活动,邀请到周庄镇精防医生、村社区医生为居民开展公益义诊,通过健康知识问卷、量血压、义诊等形式引导居民朋友了解情绪变化和血压变化的关系、睡眠与情绪的关系等,提高居民的精神健康意识。
6、社区支持—五方联席会
开展1次民政、残联、精防医生、社区、精康社工五方联席会议,共计30人参与。项目主管向相关方介绍项目执行9个月以来的情况,展示项目的成效和努力,介绍下阶段工作的重点,五方借此机会展开相关问题的交流。会议形成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现机制及关于应急送医操作的工作机制,也形成了多方合作的信息互通机制。
四、就业指导服务
因为周庄是农村,我们的就业一方面围绕农业功能的恢复,以芽苗菜的种植和菜地的打理为基础,训练和培养他们从事农业劳动的技能。另一方面继续链接周庄本地的就业资源和就业岗位,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支持。
就业指导服务还分化在个案服务过程中,对社会功能恢复较好的服务对象进行资源链接,本月我们开展了就业指导研讨会,积极探索和服务对象能力适配的就业岗位,计划将就业指导与公益集市相结合,拓宽服务对象的就业途径,帮助他们提升职业能力,助力他们的就业。
五、家庭社会工作个案
本月共计对4名服务对象开展四次个案工作,总计4.5小时。本轮个案工作继续关注服务对象的家庭矛盾的解决,家庭角色和分工的完善、家庭沟通方式的关注、了解服务对象近期生活、就业、家庭关系状况,梳理家庭资源,在服药依从性,疾病认知,自我认知,社会功能重组,人格塑造等方面持续地跟进。本月疫情反复,个别服务对象的家庭社会工作个案服务无法如期开展。
总结与反思
当下的疫情反反复复,给我们的常态化入站服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需要我们社工积极探索新的服务形式,给服务对象提供更稳定和长期的服务。对此,我们会根据当时政策要求,在不违背当地防疫政策的前提下,灵活转变服务方式,采取线下优先的原则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本月周庄精康项目将进行省级示范点的申报,在之后的项目过程中我们会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踏实做好每一步工作。
在助力回归的征途中,周庄康复驿站会持续稳步推进,用爱用情做好服务,给回归插上翅膀。
— END —
图文:小陈、小郑
编辑:星云
审核:昆山爱德
相关文章 |